X-H1 – 動靜皆宜的專業機

全新 X 相機產品線

距離 X-T2 發表相隔約一年半,或許是為了帶給大家農曆新年禮物,富士趁著過年前推出全新 X 相機 X-H1。從規格與型號來看 X-H1 並非是 X-T2 的升級,而是一個新的產品線,價格與體積也到達另一個新的境界, 富士打算使用 X-H1 相機承襲 X-T2 的優秀攝影功能,並當成敲門磚進攻專業錄影的領域。

X-H1 外表看起來比 X-T2 明顯大了一號,機身使用加厚 25% 的鎂合金機身,拿掉了曝光補償轉盤,多了機頂的 LCD 與加深的手部握把,非常像是 X-T2 與中片幅相機 GFX 50S 的綜合體。X-H1 不論是厚度、寬度與高度都比 X-T2 增加了 5mm 至 7mm,重量也較 X-T2 重了 30%,加上電池的重量超過 600g,比 Canon 的入門單眼相機 800D 更重。當使用大光圈、長焦定焦鏡,或恆定光圈變焦鏡時,較大的機身則能帶來更好的平衡,以及加深握把提供的手持穩定度

X-H1 與 X-T2 主要差異

眾望所歸的機身防手震

X-H1 仍然使用與 X-T2X-Pro2 相同的 2430 萬畫素 APS-C X-Trans CMOS III 感光元件,並同樣支援雙記憶卡卡槽,連拍速度與 X-T2 相同,搭配垂直手把連拍可達到 11fps。X-H1 最大的亮點是機身支援最高 5.5 級的五軸機身防手震(X 軸搖晃、Y 軸搖晃、X 軸俯仰、Y 軸翻滾、Z 軸搖擺),機身防手震的原理利用陀螺儀偵測相機的晃動,將感光元件保持在同一位置來補償手震,長焦鏡頭的手震位移較大,需要移動幅度也較大,使用鏡頭 OIS 效果比機身防手震效果佳,所以一般使用短焦距或成像圈較大的鏡頭才能達到機身防手震最佳效果。

富士全新的防手震模組藉由每秒取樣 10,000 次來達成高精度與高速的機身防手震功能,機身內的防手震功能可與鏡頭的 OIS 防手震互相搭配,例如使用長焦鏡頭時,鏡頭上的 OIS 可負責其中兩軸,而機身防手震則負責另外三軸影像的穩定,達到最佳的影像穩定性。雖然防手震無法在光線不足下凝結移動的物體,且增加防手震模組還會增加相機的重量與體積,但是搭配任何鏡頭都可以享受在慢速快門下還能得到清晰的影像(腦中閃過第一個念頭是機身防手震功能解放了 XF16-55mm F2.8 與 90mm F2 這兩顆鏡頭)。

X-H1 搭載了與 X-T2 相同大小與解析度的 LCD,除了垂直翻轉外還能水平翻轉,之前的文章曾提到,X-T2 美中不足的是 LCD 沒有觸控功能,此次富士聽了大家的建議,X-H1 的 LCD 加上觸控功能後更實用,觸控 LCD 能用來對焦與拍攝,只不過用這種方法對焦還是有一些不直覺與拖泥帶水。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啟錄影靜音後,可以藉由觸控 LCD 控制相機光圈、快門與 ISO,使錄影更穩定及避免錄下操作相機的雜音。

對焦演算法與觀景窗全面升級

雖然 X-H1 與 X-T2 使用相同的感光元件,可輸出相同品質的影像,但整體性能更上一層樓。新的自動對焦演算法加上更大的機身方便散熱片的設計,榨乾了自動對焦引擎的性能,使 X-H1 的對焦速度更快、精確度更高。 X-H1 的相位對焦支援提高了 1.5 級,從 0.5EV 提升至 -1EV,在室內或光線不足的環境中對焦性能更佳;自動對焦最小光圈支援從 f8 提升至 f11,這代表使用如 XF100-400mm F4.5-5.6 的長焦鏡頭搭配 2X 增距鏡時也能使用相位對焦,這樣的對焦性能提升令人印象深刻。

X-T2 系列更勝於  X-Pro2 的其中一點是 X-T2 令人愛不釋手的高放大倍率電子觀景窗,相較於 X-T2 的 236 萬畫素電子觀景窗,X-H1 電子觀景窗的解析度增加 50% 以上至 369 萬畫素,提供更細膩的畫質,且電子觀景窗與 LCD 之間的切換速度有感提升,但可惜的是 X-H1 的電子觀景窗相較於 X-T2 的放大倍率稍小。

更輕巧的快門

X-T2 的快門相較於 X-T1 的有感提升,X-H1 的快門則更勝一籌,新的快門使用減震裝置,減少快門釋放時的振動與噪音,快門鈕也改用葉片彈簧,減少快門操作時的震動。除了機械快門與全電子快門外,現在更可以選擇使用前簾電子快門,按下快門時反應更靈敏,聲音更小,快門釋放的的間隔時間變短

前簾電子快門使用電子感光元件取代相機的前側機械快門簾,正好可以在全機械快門與全電子快門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前簾電子快門比起全機械快門能有效減少快門震動,比起全電子快門能減低在被攝物快速移動時造成的影像扭曲。

專業錄影功能

從 X-H1 對錄影方面的強力支援,與此次一併推出的兩顆錄影鏡頭 MKX18-55mm T2.9 與 MKX50-135mm T2.9 即可得知富士打算用 X-H1 進攻錄影的領域。X-H1 最高可支援 4096 x 2160 高解析度的 DCI 4K 影片的錄製,X-T2 錄製 F-Log 影片需外接 HDMI,X-H1 可直接錄製至相機內的記憶卡。

全新的 ETERNA 軟片模擬模式,模擬電影軟片色彩,讓錄製的影片呈現扁平低反差與豐富暗部細節,使用 ETERNA 軟片模擬搭配 400% 動態範圍,增加影片後製的自由度。

比較

以下為 X-T2 與 X-H1 兩台相機的比較表供參考:

X-T2 X-H1
畫素及感測器 2430萬 APS-C X-Trans CMOS III 2430萬 APS-C X-Trans CMOS III
支援記憶卡 SD / SDHC / SDXC
(UHS-I/UHS-II)、共 2 個 SD 記憶卡槽
SD / SDHC / SDXC
(UHS-I/UHS-II)、共 2 個 SD 記憶卡槽
照片及影片 照片: JPEG、14 bit RAW (支援無損壓縮)、RAW+JPEG

影片: 4K UHD (3840 x 2160) 29.97p 100Mbps

照片: JPEG、14 bit RAW (支援無損壓縮)、RAW+JPEG

影片: 4K DCI (4096 x 2160) 29.97p 200Mbps
機身內錄製 F-Log 影片
ISO 200 – 12800 可擴展至 100, 125, 160, 25600, 51200 200 – 12800 可擴展至 100, 125, 160, 25600, 51200
測光 256 區 TTL 測光
多重、點、平均測光、中央偏重
256 區 TTL 測光
多重、點、平均測光、中央偏重
曝光控制 程式自動曝光 / 快門優先 AE / 光圈優先 AE / 手動曝光 程式自動曝光 / 快門優先 AE / 光圈優先 AE / 手動曝光
曝光補償 -5.0 至 +5.0 EV, 1/3 EV 增減 -5.0 至 +5.0 EV, 1/3 EV 增減
機身影像穩定(防手震) 五軸影像穩定,最高可達 5.5 級
錄影臉部偵測
快門速度 電子快門至 1/32,000 秒、
機械快門至 1/8000 秒
電子快門至 1/32,000 秒、
機械快門至 1/8000 秒、
電子前簾快門至 1/8000 秒
閃燈同步快門 1/250 秒 1/250 秒
連拍速度 JPEG 照片:
14.0 fps (僅限電子快門)
11.0 fps (搭配 VPB-XT2 垂直手把)
8.0 fps,83 張後降至約 3.0 fps (以記憶卡速度為準)
JPEG 照片:
14.0 fps (僅限電子快門)
11.0 fps (搭配 VPB-HT1 垂直手把)
8.0 fps,80 張後降至約 3.0 fps (以記憶卡速度為準)
對焦點 325 點 (169 點相位對焦點) 325 點 (169 點相位對焦點)
對焦模式 單張 AF / 連續 AF / 手動 MF / AF+MF 單張 AF / 連續 AF / 手動 MF / AF+MF
自動對焦模式 單點對焦 / 區域對焦 / 廣域跟蹤對焦 (支援 AF-C 自訂設定) 單點對焦 / 區域對焦 / 廣域跟蹤對焦 (支援 AF-C 自訂設定)
對焦性能 相位對焦支援 0.5 EV 低光度,自動對焦最小光圈支援至 f/8 相位對焦支援 -1 EV 低光度,自動對焦最小光圈支援至 f/11
動態範圍 自動 (100-400%)、100%、200%、400% 自動 (100-400%)、100%、200%、400%
自訂白平衡 3 組 3 組
自動包圍曝光 最大 ±3 EV 最大 ±3 EV
閃光燈 隨附外接閃光燈 EF-X8
GN 約 8
隨附外接閃光燈 EF-X8
GN 約 8
熱靴
觀景窗  0.5 吋 236 萬像素 OLED EVF、100% 涵蓋率、放大倍率 0.77 0.5 吋 369 萬像素 OLED EVF、100% 涵蓋率、放大倍率 0.75
觀景窗更新率 效能普通模式:60 fps
效能提高模式:100 fps
100 fps
LCD 螢幕像素 3.0 吋,約 104 萬畫素 (可翻轉) 3.0 吋,約 104 萬畫素 (可翻轉)
LCD 螢幕翻轉 有 (垂直與水平翻轉) 有 (垂直與水平翻轉)
LCD 觸控
軟片模擬模式 15 種 16 種,新增 ETERNA/Cinema 軟片模擬
曝光補償轉盤
無線傳輸 IEEE 802.11b / g / n IEEE 802.11b / g / n, 藍芽 4.0
體積 132.5mm (寬) x 91.8mm (高) x 49.2mm (厚) 139.8mm (寬) x 97.3mm (高) x 85.5mm (厚)
電池續航力 NP-W126S 鋰離子電池,約可拍攝 340 張 NP-W126S 鋰離子電池,約可拍攝 310 張
重量 機身約 457g ,包括電池和記憶卡約 507g 機身約 623g ,包括電池和記憶卡約 673g
操作溫度濕度 -10°C – +40°C,濕度 10 – 80% -10°C – +40°C,濕度 10 – 80%
啟動時間 0.3 秒 0.4 秒
機身防護性能 防塵防滴 防塵防滴,8H 硬度抗刮外殼
單機身售價 2018/2/19
公司貨約 NTD$50,900
水貨約 NTD$44,000
 2018/2/19
美國網站折合台幣約 NTD$55,200

該選擇 X-H1 或 X-T2

如果你覺得將相機掛在脖子上很帥,想使用富士相機街拍,雖然 X-H1 多了前簾快門選項,快門聲音也較小(這裡說的是不使用全電子快門的情況下)是很明顯的優勢,但 X-H1 比 X-T2 體積更大且重量更重,更會吸引路人目光,如果硬要兩台選擇一台去街拍,我會選擇 X-T2 搭配 XF18 mm F2XF35mm F2(當然 X100 系列應該更適合)。

如果你是專業攝影師,使用富士相機拍攝運動、婚禮或室內表演的話,X-H1 更有份量的機身與加深的手部握把,搭配 F2.8 恆定光圈變焦鏡頭更為平衡穩定(我一直覺得不使用垂直手把時, XF16-55 F2.8 這顆鏡頭接在 X-T2 上,頭重腳輕而且看起來比例很好笑),且選擇 X-H1 你會感謝 X-H1 機身防手震與新的對焦演算法,讓長焦鏡頭的使用與室內低光源下更能抓緊關鍵的一瞬間,在室內日光燈閃爍的情況下,相機也能自動偵測並獲得曝光正確的照片。

你若是想使用富士相機「認真」錄影的話,X-H1 的機身設計,搭載的機身防手震與專業錄影功能,還有錄影專用鏡頭供選擇,甚至可以說 X-H1 就是為了錄影而生,若要使用 X 相機錄影,目前 X-H1 絕對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如果沒有富士 X 鏡頭的包袱, Sony 與 Pananosic 的相機也是在值得考慮的清單中。

若你預算許可,且不介意相機體積變更大(因為我相信很多人使用富士是為了相機的復古設計與輕便)與稍微降低的相機續航力,毫無疑問地你應該選擇 X-H1,不過我認為 X-T2 已經夠棒了,只是 X-H1 更棒。

我手上的 X-T2 該升級為 X-H1 嗎

X-T2 仍然是很棒的相機,在感光元件相同的情況下,鏡頭仍對於最終的成像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之前的文章對於是否該將 X-T1 升級為 X-T2 好像也曾經說了相同的話,相較於對機身的投資,在有限的預算下仍然應該將大部份的投資放在鏡頭上。

若你已經將 X-T2 作為職業使用,尤其是拍攝運動、室內活動,或是主要使用相機的錄影功能,將手上的 X-T2 升級為 X-H1,甚至可以考慮購買 X-H1 將 X-T2 當成備用機,相信會是「有感升級」。

結語

富士在 2018 年增加了 X-H1 產品線,外觀可以看見中片幅相機 GFX 50S 的影子,重新設計的手部握把讓單手操作更加順暢。X-H1 搭載了與 X-T2 相同感光元件與影像處理器,夜晚使用高 ISO 拍攝時雜訊抑制良好,RAW 檔寬容度高,對焦更加強悍,並初次加入了機身防手震的功能。除此之外,X-H1 特別升級與錄影相關的功能,將富士的專業機的性能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但增加了機身整體的重量與體積,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富士對於 X-H1 的定位並非為了取代 X-T2,而是希望藉由 X-H1 保留在「靜態攝影」的專業機身優點,並在「動態錄影」專業領域能佔有一席之地

希望富士能把新的對焦演算法與電子前簾快門這兩個實用的功能,藉由韌體更新使 X-T2 更強大,也令人期待未來 X-T2 後繼機 X-T3 有什麼樣的功能。 X-H1 搭配目前富士 X 鏡頭群,增加了機身防手震功能,對焦及快門的改進,以及錄影功能的提升,加上兩顆新的錄影鏡頭,若要以一句話形容 X-H1,這絕對是一台「動靜皆宜的專業機」

實拍照片

  1. 攝影師 Jonas Rask 的網站提供很多實際拍攝照片
  2. 可參考 DPReview 攝影網站使用 X-H1 相機實拍照片

You may also like...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